会上,韩晓爽首先详细介绍了先行调解机制的优势与流程,表示将通过建立“法院 工商联”“法院 商事调解”双向对接机制,共同完善联席会议、联合培训等常态化协作,推动调解与诉讼程序无缝衔接。李荣凯介绍了正荣凯商事调解中心的资质、运行机制、调解员概况、中心软硬件等情况。双方围绕探索优化“法院 商事调解”协作模式,就委托商事调解案件的范围、当事人意愿征集、先行调解与诉讼衔接程序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。双方达成共识,共同对涉企业的矛盾纠纷做好立案与调解衔接工作,力促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
冉秀玲表示,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不仅能快速解决争议,还能最大限度维护企业间合作关系,能够减轻企业压力,降低企业诉讼成本,提高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的能力和水平,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之举。工商联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发挥工商联在民营企业纠纷化解中引领、推动作用,依托商会组织、商事调解中心,协同法院开展好先行调解工作。
王亮在讲话中表示,开展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工作,是法院与工商联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具体行动,也是践行司法为民、服务大局重要举措,市中法院贯彻落实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理念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,积极推动“法院 工商联”“总对总”诉调对接,更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、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。先行调解是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、提升司法服务效能重要抓手,双向对接机制是商事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扎根基层实践举措。市中法院将继续深化与市工商联“总对总”工作机制,促进和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、依法治企、依法维权,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。
并对今后商会调解与商事调解工作提出几点要求:一是要依法依规化解矛盾,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、促进社会稳定;二是深化调解队伍建设,不断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;三是熟练掌握在线调解等新型工作方式,推动纠纷先行化解质效再提升。
此次会议是市中区法院与区工商联深化合作、共同推进多元解纷工作的重要举措。下一步,市中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践行新时代 “枫桥经验”,构建多渠道、便捷化、多层次的多元解纷体系,完善配套工作机制,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,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司法动能。(通讯员 马晓舒 董广坤)
(责任编辑:刘希)